馬來西亞買房,你需要知道的不僅僅是房產價格
簡介
Brief introduction
很多朋友在投資馬來西亞房產時,最關心的無疑是房產價格。但在馬來西亞買房,僅僅只關注房價還是不夠的。如果我們准備在馬來西亞買房,這些房地產術語,你一定要了解才行。
基准利率,簡稱BR
這是由各個金融機構根據資金成本和法定儲備金,來制定的浮動利率。不同的銀行會有不同的基准利率,而資金強厚的銀行通常會給予比較低的利率和實際年利率,以吸引顧客。在2017年12月,國內銀行的利率介於3%至3.95%間。根據本身可承受風險的能力、現金風險和營運開支,銀行會計算出一個賺幅,如BR加1.35%。據此,假設基准利率是3%,而賺幅是1.35%,那實際利率就是4.35%。
附屬區域
在一個分層項目中,專屬買家的區域和范圍,例如停車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馬來西亞,車位是買房贈送的,而不像我們國內一樣需單獨購買。
公共資產
這是指建築物內,不屬於任何獨立業主的區域和資產。例如樓梯間、保安廳、電線、公共場所、牆壁、圍牆、遊泳池、遊樂場、跑步道,乃至所有業主共用的區域。
門牌稅
也叫作”cukai pintu”,這是由地方政府向屋主每年征收兩次的稅務,主要是用來維持當地的公共設施,例如垃圾處理、環境美化和街燈。
完工認可證書
完工認可證書,簡稱CCC。這是一份由地方政府和大馬建築師局發出的完工認可證書,證明該建築物已經依據國家建築物指南完成,所以可以安全入住。
保修期
開發商在交屋後,一般會給業主18—24個月的期限,來做出有關建築物和手工瑕疵的投訴。如果業主發現單位的實際情況,與合約協定的內容有所出入,也可以在這個期限內做出投訴。
債權
意思是指一個並非地主的人,在一塊土地擁有的法定權利。這個狀況會列明在地契中,而有關地契可通過土地局查詢和取得。債權的種類,包括地役權(穿越或征用某人土地的權利)、房貸、契約和相關債務。債權有可能拖累土地貶值,甚至導致地主無法全面行駛本身對有關土地或產業的權利。
永久地契
顧名思義,擁有永久地契的資產將永遠屬於業主的,馬來西亞的房產基本上都是永久產權。但在一些特別情況下,例如要進行基建工程如高速公路等,地方政府仍有權利收回擁有永久地契的土地。不過政府會做出相應的賠償,而有關賠償往往是現金賠償或提供購買新資產的折扣。
租賃地契
具備租賃地契的產業,或者所屬土地歸州政府所有的產業,租賃期限通常不超過99年。一旦租賃地契到期,該土地將歸還州政府,不過,業主可以支付一筆費用,以向有關單位更新地契的租期,而有關費用因各州政策而定。
個別/分層地契
在移交房產後,發展商必須負責為業主申請地契。這些地契就像是個別單位的報生紙,除了證明有關房產的合法性,也列明業主的身份。在這當中,排屋、半獨立和獨立式房屋等有地房屋的業主,將獲得的是個別地契。至於那些具備共用設施和區域的公寓和位於圍籬社區內的有地房屋,業主則是獲得分層地契。
聯合管理機構
簡稱JMB,根據Strate Management Act 2013,發展商和買家必須聯合成立聯合管理機構,以共同維護和管理有關項目內的公共資產和范圍。同時,該機構也將制定並收取管理維護費、遵從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,並確保住戶遵守有關居住條例。
轉讓備忘錄
簡稱MOT,發展商或賣家和買家在簽署買賣合約後,付清餘款前,所簽署的文件。這是一份正式文件,需要呈交土地局進行資產易名的記錄。
房屋抵押貸款保險
簡稱MRTA,簡單來說,這是一份為房子投保的“壽險”。它可以在產業借貸人發生意外或去世後,償還剩餘的房屋貸款,從而保障借貸人和其家人的財務狀況不會受到影響。
地稅
也稱為“Cukai Tanah”,地稅是所有業主每年都必須支付的稅務。
產業盈利稅
簡稱RPGT,向賣家征收經由脫售產業而賺取的盈利的一種稅收。抽稅的比率依據持有房子的時間長短(從簽下買賣合約開始至正式脫售日期)而有所不同。如果你想要避開這個稅務,就要等到豁免期後,也就是持有5年後才脫手。
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關於馬來西亞買房,你需要知道的不僅僅是房產價格的相關內容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如您還需更多的了解,可以直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,我們將會以最專業的態度和顧問為您提供定制化的服務。
風險提示:海外房產信息由開發商/項目方提供,請投資者充分認識投資風險,自行核實相關信息,謹慎投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