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移民,原來有這么多誤區,你都知道嗎?
簡介
Brief introduction
當今時代,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將目光投向海外,移民成為中國人走向海外的一條重要途徑。從英美加澳傳統大國的移民,再到現在火爆的歐洲移民,移民的熱度一直高居不下。但關於移民的誤區也越來越多,很多人要么一知半解,要么直接曲解。所以很多時候,移民最大的困難不是滿足不了條件,而是陷入了誤區~
移民誤區都有哪些
誤區1 移民就必須加入外國國籍
這是最常見的誤區,很多人以為移民就意味著退出中國國籍,加入了外國籍。事實上,移民和入籍是完全兩碼事。比如,大家熟悉的美國綠卡,你可以在美國生活和居住,正常享受當地居民同等的福利,但你仍然是中國國籍,想加入美國國籍則需要滿足入籍要求。實際上,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移民,只希望保持外國的永久居留權,而不是加入國籍。
誤區2 移民後就必須定居國外
像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等傳統的移民大國對移民申請人有一定的居住時間要求,即我們常說的"移民監"。但現在很多歐洲國家推出的移民政策,對申請人幾乎沒有居住要求。獲得移民身份後,便可隨意往返,既可兼顧國內的生活,又可以在度假、投資、子女教育稅務規劃、全球通行等方面擁有極大的便利。
誤區3 移民後只能與家人分居兩地
由於英美澳加等移民國的項目,往往只允許申請人的配偶和子女隨行,所以不少人誤以為移民只能與父母、祖父母分居兩地。其實,很多歐洲國家,像是希臘、西班牙、葡萄牙等國的移民項目是允許申請人與父母、子女三代一起移民的,馬耳他還可以加上祖父母四代移民,能讓申請人更加妥善地兼顧家庭。
誤區4 有錢人才能移民
說到移民,很多人都認為那是富人的"特權",其實,這種判斷往往並不准確。比如,加勒比地區的瓦努阿圖、安提瓜等國,只需10萬美元左右;希臘只需25萬歐元購房移民;土耳其25萬美元購房移民;還有加拿大、美國的技術移民,新西蘭的留學移民,花費更加低。
誤區5 等孩子大了再考慮移民
不少家庭以為,移民到全新的國度,會讓孩子一時間難以接受,影響其健康成長。其實,低領的孩子更容易融入新環境。更何況,很多家庭本就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規劃海外身份,早早就為孩子的未來提供了更多的選擇。
誤區6 只考慮留學,不考慮移民
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,如果想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,直接選擇留學不就可以了嗎?其實,擁有移民身份的子女,比留學生享受的福利要多得多,比如,能夠享受和當地居民同等的教育權利,包括低廉的學費、擇校、申請王牌專業專業、獲取獎學金,畢業後也能獲得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。
誤區7 外語不好沒辦法移民
很多人覺得外語不好的話就沒辦法在海外生活,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。從日常生活的角度來說,只要具備4000左右的基本詞彙,就能覆蓋86.8%的普通文本,日常交流完全沒有問題。而且,人們可以借助語境,表情,肢體動作等方式來交流。更何況,在外語環境中待久了,對語言的掌握就會越來越好了。
誤區8 移民就是不愛國
這是大概是眾多移民者中槍最深的問題,誰說移民不愛國,只是大家選擇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!很多人選擇移民,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質量、教育水平、醫療設施、投資環境等。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。而且,愛不愛國從來不是取決於你在哪裏。
為什么這么多人選擇移民澳洲
華人企業者在澳發展平台寬松
在取得澳大利亞移民身份後,華裔商人回國經商將視同外商對待。即在經營和稅收上將享受特別的待遇,一般表現為:地方政府大力扶持、在部分行業經營上給予特殊政策優惠、減免國家與地方稅收金額、放寬特定行業的經營范圍等。而在某些大力度推廣吸引外資政策的地方或地區,優惠政策的幅度將更大。
人口密度低,自然環境好
澳大利亞是全球第六大國,但人口只有兩千五百萬,在這裏你可以擁有一個寬松自在的生活環境。這個國家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,一些動植物物種是這個國家獨有的,外國人喜歡探索提供的荒野,從綿延數英裏的美麗海灘和海岸線到叢林之地。
失業率低,就業機會多
盡管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,但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,澳大利亞的失業率仍然相對較低。工作許可和居住權在該國是一個困難的過程,越來越難獲得。澳大利亞的移民政策非常嚴格,只向符合各種標准(包括健康)的熟練工人提供許可證。澳大利亞有一系列需要熟練工人的工作,許多家庭可以獲得居留身份,因為他們的家庭成員符合各種標准。
該國經濟最近受益於向18至30歲的年輕人提供工作假期簽證,使他們能夠在該國工作和旅行12個月。這個國家有一種年輕的感覺,為年輕人提供了許多機會。
世界領先的教育,給孩子一個美好未來
澳大利亞教育體系統類似於英國和美國,這意味著移民到這個國家相當容易。教育質量很好,孩子們獲得了學業成就,這在其他西方國家也得到承認。
盡管外國人會發現澳大利亞的生活成本高於歐洲和美國,但澳大利亞因其多樣性,引人入勝的風景和景觀,當地人的放松以及氣候宜人而吸引了希望搬到那裏工作的人們。政府確保外國人得到照顧,並能為所有年齡的人提供高質量的生活、年輕人的機會、父母的就業機會以及達到退休年齡的人的吸引力。